2025年9月1日,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雷道海、校长钟志奇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工作座谈会。此次调研聚焦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定位、教学改革路径优化、师资队伍专业发展等核心议题。

▲工作座谈会会议现场
锚定教学改革,以创新驱动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才俊系统汇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期教学改革实践成果与未来规划。学院以项目式教学改革为核心抓手,重构思政课程内容体系,推进AI+思政教学深度融合,运用智能教学平台开展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优化与课堂互动创新,通过AI答疑、个性化学习路径推送实现“精准教学”;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还原红色历史场景、模拟社会治理案例,打破传统思政课时空限制。同时,学院进一步完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依托“三官殿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化红色基因传承,联合“城市科技学院集成电路展览馆”开发“科技思政”实践模块,实现“思政育人”与“科技育人”的同频共振。
教师代表戚老师基于长期教学观察指出,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关键支撑,她建议结合学校制造类专业特色,开发“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产业升级与社会责任”等主题研学项目;建立“校地企”协同实践基地,引入行业企业真实案例,让思政实践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党委书记雷道海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聚焦内涵建设,以系统思维夯实马院发展根基
雷道海书记从“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教学质量”两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思政育人成效。他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需正式成立党支部,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同时要求教师们要“深研学情”和“深钻原著”,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具有“职教辨识度”“重制院特色”的思政“金课”。
钟志奇校长在讲话中提出,学校正构建“多维度、差异化、重实绩”的绩效评价体系,以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队伍活力。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特点,增设“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果”“青年教师培养成效”等特色指标,引导教师聚焦核心业务,切实推进思政课常新改革。

▲座谈会上大家积极交流发言
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以思政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次调研是学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筑牢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所由电动摩托车龙头企业雅迪科技集团创始人投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终坚持思政引领与产教融合双轮驱动。学校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学、校企合作与学生发展,持续打造具有“重制院”辨识度的思政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德技双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现代制造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