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今日是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引入德国工匠标准 夯实人才培养基石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特邀德籍专家深化双元制教学实践

浏览数:0      发布时间:2025-10-13

为进一步深度践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内涵,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国际产业学院特邀德籍职业教育专家汉斯(HANS-WERNER KLAHRE)亲临中德工匠班教学一线,与资深专业翻译张涵闵老师联合授课,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原汁原味”的国际化课堂。

学锉削技艺,悟工匠内涵

课堂开始前,汉斯先生用中文“早上好”向同学们打招呼,并介绍了自己数十年深耕于德国精密制造与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而同学们则以“Guten Morgen”互动回应,展现了中德工匠班学子的国际沟通能力,课程就这样在友好而专业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2025_10_11_08_37_IMG_4963

▲汉斯先生用中文向同学们打招呼

本次课程的核心聚焦于“零部件锉削加工”。课堂上,汉斯先生首先向学生们阐述了手动加工在精密制造中的基础性地位。他强调:“任何自动化都始于手动加工的精准理解。对手工具的掌控,是工匠的起点,也是终点。” 随后的实操示范环节,汉斯先生亲身演绎了不同工具的选择依据、握持姿态、发力方法与精度控制,同时张涵闵老师同步进行技术要点的解析与转译,全程辅助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准确理解动作背后的德国工艺标准。在学生实践阶段,汉斯先生深入每位学生工位,进行个性化、手把手的指导。他耐心纠正细微误差,反复强调安全规范,同学们普遍反映,本次课程让他们对看似基础的手动加工有了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了“慢工出细活”的深刻内涵。

观教学方法,研双元标准

本次课堂也吸引了不少教师前来观摩,这不仅是一次面向学生的技能提升课堂,更是一次对我校本土师资团队的“沉浸式教研”。我校教师通过现场观摩,深度学习了德籍专家的课堂教学方法,极大提升了团队在践行“中国特色双元制”方面的本土化教学实施能力。
引国际资源,筑育人体系

2025_10_11_09_10_IMG_5049

汉斯先生深入学生工位手把手指导

本次特邀外教授课活动,是国际产业学院推进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与国际一流技术专家面对面学习的机会,更将纯正的德国工艺标准与工匠文化植入了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恪守工匠精神的未来卓越工程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51011160231_375_5

▲“中德工匠班”合影

展望未来,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将继续引进更多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致力于为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优秀人才。

来源:国际产业学院

作者:侯鑫坪

摄影:侯鑫坪、张钰瑶、王鑫、陶闫帅



Copyright © 2024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 渝ICP备2024037647号-1 技术支持:瑞秀科技